Search

【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】

踏入職場後,楊應超並非一帆風順,曾接到被公司裁員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】

踏入職場後,楊應超並非一帆風順,曾接到被公司裁員的噩耗,當時老婆才剛懷孕,又遇到香港房價大跌,房貸變負資產,陷入人生低潮。他因此激發了對成功的渴望,但也在 48 歲時頓悟:「人活著不是為了工作到 65 歲才光榮退休,而是應該盡早達到財務自由,才能真正享有選擇過哪一種生活的權力。」

(責任編輯:戴相文)

「有人(總統候選人)說他是庶民,我才是真正的庶民。」楊應超說的不是玩笑話,因為他是真的從小苦出來的。14 歲跟著父母移民美國,小小年紀就得學會如何在異國求生,所以他本能地把自己一個人當兩個人用,一邊上課,一邊在父親開的餐廳打工,從擦桌、端盤、洗碗、接外賣,平均每週工作 20 小時。大二時,父親因過勞病逝,更加深他的危機意識,半工半讀力爭上游,最後取得頂尖名校雙碩士、也唸了博士班。
踏入職場後,楊應超並非一帆風順,曾經在中國出差爭取訂單時,卻接到被公司裁員的噩耗。當時老婆才剛懷孕,又遇到香港房價大跌,房貸變負資產,陷入人生低潮。當他寄出上百封履歷,好不容易擠入競爭激烈、高壓的投資銀行,卻碰到公司面臨被併購危機,風雨飄搖。當同事都在找下一份工作時,他卻熬夜寫報告,就連太太生產時,也抱著電腦在產房外工作,就是希望先把自己變成千里馬,然後被伯樂發現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不敢冒險其實是最大的冒險, "Life moves pretty fast. If you don't stop and look around onc
View all posts